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就此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馬首回歸圓明園儀式現場
馬首圖
說起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很多人會想到成龍的《十二生肖》電影。成龍扮演的文物小偷使用3D手套掃描儀全面掃描狗頭獸首之后,遠程網絡另一端的隊友收到他傳送來的數據,便迅速地復制出一模一樣的狗頭獸首。
電影中3D掃描獸首場景
其實,3D打印文物復制品,并不是電影虛構的橋段。3D打印技術在文物修復、復制、文創等領域都有著很多實際用途,為文物保護做出了許多貢獻。
3D打印與文物修復
傳統工藝在修復文物時直接在表面上操作,容易造成對文物的二次損傷。而3D打印技術,可以在不接觸文物的前提下,通過立體掃描、數據采集、繪畫模型打印等一系列步驟,對文物進行修補。
—— 被ISIS摧毀的貝爾神廟和電腦復原圖
研究人員計劃用數字成像和3D打印技術
來復原被ISIS摧毀的古建筑
—— 今年9月3D打印佛首與立佛殘像成功合體
國內石質造像流散文物首次實現“數字回歸”
雖然復原的文物、古建筑并不能完全替代被摧毀的文物、古建筑,但不可否認的是,3D打印復原技術將成為考古、文物鑒賞等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支撐。
3D打印與文物復刻
因文物的珍貴和脆弱,不少博物館選擇用3D打印的方式制作文物復刻品,用于代替文物真品進行實物展示,使人們能夠欣賞文物造型的同時,減少和避免對文物真品的損傷。
—— 為了更好地保存原件
陜西博物館利用3D打印技術
制作出國寶級文物鹿形金怪獸的仿品
還有一些不便于移動展示的文物,如石窟雕像、古建筑等,也可以通過3D打印的方式復刻其中一部分仿品方便對外展示。讓外地人不用長途跋涉也能近距離欣賞文物細節。
—— 1:1 3D打印龍門石窟佛龕
將代表留守原地的龍門石窟佛龕
參與各大博物館文物展,走向更多的地方
除此之外,有些博物館和個人收藏家為防止文物被盜,通過3D打印仿制品以假亂真,迷惑偷竊者。
—— 為防止珍貴文物失竊
歐洲教堂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復制品
3D打印與文創產品
除了文物本身的修復、復制外,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和制作也能用到3D打印技術。3D打印文物紀念品是較為常見的應用場景之一,精確的復制文物原件的同時又能節約人工、時間成本。
—— 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的各朝皇帝御用壺仿品
3D打印還可以用來制作文創產品模具,如下圖肥皂母模通過3D建模、打印制作出來,成本低于傳統手工雕刻制作蠟模。
—— 3D打印模具母模與文創肥皂成品
3D打印技術,通過對文物進行修復、復刻,保護文物的同時使其煥發生機,呈現到普通大眾面前,真正實現了讓國寶“活”起來。與此同時,3D打印技術讓文創產品的設計制作高效、準確、節約成本。
文創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優聯智造在文創領域擁有成熟的應用解決方案,為多家IP廠商和設計工作室提供長期穩定的服務,探索總結了符合文創行業的生產工藝標準,無論是直接生產最作品,還是細節完美滿足翻模強度要求的模具,優聯均可滿足各類用戶的實際需求。
優聯期待與您合作,7*24 小時專家咨詢服務,讓創意隨心而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3D PRINTING CREATES DREAMS
聯系我們 / CONTACT

Copyright ? 2018-2028 北京三維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 京ICP備2001732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二分